- · 《重庆大学学报》数据库[10/06]
- · 《重庆大学学报》栏目设[10/06]
- · 《重庆大学学报》刊物宗[10/06]
- · 《重庆大学学报》征稿要[10/06]
- · 《重庆大学学报》投稿方[10/06]
- · 《重庆大学学报》收稿方[10/06]
重大主题报道如何炼成爆款新媒体作品?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“新媒体+公益”,推动人人公益时代来临 人民日报新媒体不断追求可视化、交互性、年轻态,推出了一批有创意、影响力大的爆款产品,建立起“两微两
“新媒体+公益”,推动人人公益时代来临
人民日报新媒体不断追求可视化、交互性、年轻态,推出了一批有创意、影响力大的爆款产品,建立起“两微两端多账号”的移动传播矩阵,覆盖用户超过了7.5亿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,人民日报客户端紧急开发“新冠肺炎求助者平台”,总点击量超10亿次,收到有效信息超4.2万条,使近万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。
中国地图,一点都不能错——地图制作四步曲
本文综合湖南日报、长沙晚报等整理
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 李俊 /
“社会服务与新媒体力量”社会责任论坛
扛起主流舆论的大旗,筑牢主流价值的“主心骨”。近年来,全国各地新闻单位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,唱响时代强音,让正能量、主旋律更高昂。
社交媒体运营三室主编 李志伟 /
“用8分钟时间来说服8000人参与,让8000万人受影响,至少可展望8个亿的慈善规模。”——这是“人人公益”所追求的全新公益打开方式。芒果TV拥有慈善组织、互联网募捐、信息平台等关键的做慈善公益的基础,发起了35个重要的募捐项目,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受众。
2022长视频满意度报告:超七成观众接受“付费大结局”
湖南日报社副总编辑 颜斌 /
官媒去“官气”,看见大问题倾听小声音
电视收视最高的冬奥会、新媒体触达量最高的冬奥会、跨媒体传播量最大的奥运会。亮眼成绩,和创新力分不开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国际领先的4K/8K超高清转播技术、尖端的自主研发超高清特种拍摄装备、最精锐的转播技术保障团队,保障了“科技冬奥·8K看奥运”目标的实现。同时,还生产了一批特质鲜明的新媒体产品,点燃了更多观众的奥运热情。
- 阅 读 推 荐 -
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
重大主题爆款作品如何炼成——
我们看得见“大问题”,也听得见“小声音”。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创办的新媒体应用“全民拍”,两年来十万条来自基层的“全民拍”照片传递着民生冷暖,也为如何实现凝聚共识“同心圆”模式提供了一份“新媒体+”的生动样本。
光明日报特色品牌栏目《光明追思》/
铸魂,唱响时代强音
山东广播电视台《问政山东》栏目 /
创新,提升主流价值
在武汉战疫进入最艰难、最胶着的时刻,一碗热干面提振了大家的信心。长江云策划发起了“用家乡美食为热干面加油”联动报道,福建沙县拌面、贵州肠旺面、兰州拉面、河南烩面、天津打卤面……一张张饱含深情的创意海报温暖了武汉。新媒体创意勾起了人们对人间烟火的向往,也让全国人民的心聚合到了一起。
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常务副主任 李柯勇/
“学史讲史,要找到‘助讲'党史的信物、证明,借船出海。”新华日报的《号角催征——解码〈新华日报〉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》,依托老报纸的369个版面、351篇报道和文章,解读历史、寻访当下,激活党报里的党史故事。
重大主题对外传播的创新表达,需要降低用户理解门槛,平视和人格化表达。2020年,《老外看小康中国》成为国际传播爆款短视频。运用“寓言故事”,讲好中国小康故事。
2008年新浪发起汶川地震的“绿丝带”,成为互联网公益的枢纽。微博一直倡导“人人公益、人人参与”的公益理念,从公益传播、公益筹款和公益协作三大价值出发,找准微博公益定位与业务方向。去年全年,新浪微博有超过1.3万个公益认证账号,发布博文总量突破133.5万,话题阅读量更是高达1495.6亿。截至今年7月,微博拿出了3.3亿元的广告收入,用于相关的公益计划。
创新是稀缺资源,是媒体发展必经之道。在新技术和新环境背景下,一些媒体不断突破,把创新作为媒体的新闻舆论工作发展的重要使命和主题,为媒体发展转型树立了新标杆。
特色鲜明、定位清晰、报道及时、内容权威。《光明追思》以消息、通讯、短视频等多体裁,致敬突出贡献知识分子,传承科学家精神,将已故名家大家的故事和风采长留纸间、心间,形成声浪式传播效果,汇聚社会正能量。
2022年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之年,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。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,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,助力乡村振兴?
文章来源:《重庆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qdxxb.cn/zonghexinwen/2022/0831/2670.html